3日,工信部发布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到2020年,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,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,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,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,工业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。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0年,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,比2015年提高约12;进入两化融合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达30%,比2015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。在总体目标基础上,《规划》还围绕制造业“双创”体系、新模式、新业态、新产品、基础设施体系等5个方面的发展重点,分别明确了2020年的细化发展目标: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“双创”体系不断完善、新型生产模式在重点行业广泛普及、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、智能装备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、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。
为此,《规划》设置了7项主要任务和6大重点工程。7项主要任务可简要概括为“七个新”:一是“双创”新体系,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“双创”新体系,激发创业创新活力;二是新生产模式,即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,引领生产方式持续变革;三是新业态,即培育平台化服务新业态,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;四是新生态,即营造跨界融合新生态,提高行业融合创新能力;五是新管理模式,即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,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;六是新产品,即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,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;七是新基础,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,提升支撑服务能力。
6大重点工程则包括:制造业“双创”培育工程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、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工程、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、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程、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程。另外,《规划》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。即健全组织实施机制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、建立健全标准体系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。
(来源:经济参考报)
- 保持宏观政策稳定 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
-
- 11-13
- 7月1日起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
-
- 06-01
- 多地出台新政促民资发展
-
- 05-30
- 央地联动 多个要素成本今年将集体“瘦身”
-
- 05-25
- 扩内需促消费供应链配套政策将出
-
- 05-18
- 去杠杆显效 货币调控更重引导预期
-
- 05-17
- 各地部署扩内需工作 多部委酝酿促消费升级等新政策
- 05-10
- 扩进口将迎政策密集红利期
- 05-07
- 地方密集开会研判经济形势 透底两大政策风向
- 05-07
- 财政部:正抓紧制定个税改革相关方案
- 05-07
- 国常会再推7项减税措施 预计全年减税600多亿
- 04-27
- 降准启动 央行货币政策组合拳释放流动性
- 04-25